廣州市越秀區(qū)人民政府關于廣州市政協(xié)十三屆一次會議第1057號提案答復的函
發(fā)布日期:2017-12-12 14:28:17 文章來源:廣州市越秀區(qū)人民政府 字體大小:【 A- A A+ 】
越府函〔2017〕71號
臺盟廣州市委員會:
貴單位在市政協(xié)十三屆一次會議閉會期間提出的《把萬木草堂打造成宣傳愛國志士康有為、丘逢甲的教育基地》(第1057號)收悉。我區(qū)政府高度重視,積極組織進行認真研究辦理,經綜合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市臺辦、市住房城鄉(xiāng)建設委意見,現(xiàn)將辦理情況答復如下:
貴單位所提出的“把萬木草堂打造成宣傳愛國志士康有為、丘逢甲的教育基地”建議,對于挖掘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萬木草堂的歷史內涵、宣傳近代志士的愛國事跡、促進海峽兩岸的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積極意義。近年來,市、區(qū)相關政府部門積極研究和推動萬木草堂的保護和利用工作。2004年,在各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廣州市城市復建有限公司將該文物內的43戶居民遷出并妥善安置,并于2007年完成了整體修繕保護工程。2008年,我區(qū)依托該舊址設立“萬木草堂陳列館”,進一步發(fā)揮其文化場館功能。2016年,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從市文物保護專項資金中撥付專項資金,用于對該文物修繕工程的經費補助。目前,該項文物保護工程正在實施。
一、關于增掛《丘逢甲故居》牌匾的建議
據記載,丘逢甲祖籍廣東鎮(zhèn)平縣(今蕉嶺縣),1864年出生于臺灣苗粟縣,于1896年離臺內渡,定居鎮(zhèn)平并建造培遠堂,1912年病逝于鎮(zhèn)平縣淡定村(今逢甲村)。為紀念丘逢甲,展示其光輝的一生,當地政府將培遠堂建成“丘逢甲故居”,2006年5月國務院公布其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經咨詢有關文史專家,丘氏宗祠(今萬木草堂)為丘逢甲在廣州活動期間的居住地,非其出生地和病逝地。鑒于上述情況,文物行政管理部門研究后認為,萬木草堂并不能稱為“丘逢甲故居”,增掛《丘逢甲故居》牌匾一事有待商榷。
二、關于開辟丘逢甲紀念館的建議
由于萬木草堂總體場館面積狹小和中央政策規(guī)定問題,無法解決開辟丘逢甲紀念館的問題。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新建改擴建紀念設施管理的通知》(中辦發(fā)〔2014〕2號)的相關要求,新建改擴建已故近代名人(主要指為中華民族獨立和解放作出突出貢獻的近代人物)的紀念設施(含已故近代名人的故居、紀念館、人物塑像等),需由省委、省政府向黨中央、國務院提出請示,且規(guī)定“反映同一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紀念設施,一般只能有一處,各地不得重復申報”。因現(xiàn)梅州市蕉嶺縣已有丘逢甲故居,經文物行政管理部門研究后認為,萬木草堂不再適宜開辟“丘逢甲紀念館”。
目前,萬木草堂的使用單位正制訂全新的陳列展覽方案,積極收集整理丘逢甲愛國事跡的圖文資料,把丘逢甲史跡展覽納入該館的整體布展方案中,努力將其打造成為穗臺兩地文化交流平臺,宣傳近代臺灣愛國志士丘逢甲的歷史事跡,增強觀眾對祖國統(tǒng)一認識和愛國主義情懷。此外,我區(qū)已在南粵先賢館中設置專門的展覽區(qū)域,詳細介紹丘逢甲生平重要貢獻。
三、關于開辟臺灣史地人文展覽館的建議
開辟臺灣史地人文展覽館,對于加強海峽兩岸的文化交流具有積極作用,我區(qū)對該建議十分重視。由于萬木草堂東側樓盤“東山印象”產權非國有,將其底層全部用來做臺灣史地人文展覽館,目前缺乏成熟的條件。如時機成熟,市、區(qū)相關部門將在職能范圍內積極推動該項工作。
四、關于門前空地命名的建議
萬木草堂門前空地與市政路相連,市政路的另外一側為東山印象樓盤,萬木草堂、市政路和東山印象三者的產權單位和管理單位不統(tǒng)一,難以協(xié)調利用萬木草堂門前的空間。此外,萬木草堂門前空地面積較小,活動范圍狹窄,不符合“廣場”的定義。綜合上述原因,將萬木草堂門前空地命名為“同心廣場”或“復興廣場”,目前亦不具備成熟條件。
五、關于門前空地安放銅像的建議
在萬木草堂門前安放《同心》雕像,有利于傳承歷史、緬懷英烈、弘揚精神。2005年,市委宣傳部的推動下,著名雕塑家潘鶴受邀創(chuàng)作《丘逢甲》塑像。2013年,該雕像安放在萬木草堂門前。由于萬木草堂門前空地面積狹小、人流量較大、周邊環(huán)境復雜等問題,暫時無法解決《同心》雕像安放問題。
六、關于路口增設紀功華表的建議
由于海絲史跡點南越國宮署進行環(huán)境整治,為開闊廣場視野,城隍廟原有牌坊將后移。如在中山四路增設華表,可能無法達到與城隍廟牌坊互相呼應的效果。同時,中山四路入口狹窄,增設華表可能會給觀眾出行帶來不安全因素。此外,華表在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上具有特殊意義,中國現(xiàn)存的華表大多位于北京,一般地方很少樹立華表。鑒于上述原因,中山四路入口處暫不具備樹立華表的可行性。目前,北京路文化核心區(qū)管委會已在中山四路入口處設置旅游指路牌,給市民游客提供導向指引。
萬木草堂既是戊戌變法的策源地,又是愛國志士丘逢甲的宗族祠堂,在近代史上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市、區(qū)相關職能部門將形成合力,共同繼續(xù)推進該文物的保護利用工作:一是推動萬木草堂的修繕工程,提升文物保存現(xiàn)狀;二是加強文物的展示利用,盡快落實全新的展陳方案;三是積極建設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提高市民對近代民主革命的認識。
最后,感謝貴單位對萬木草堂保護利用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你們繼續(xù)對我區(qū)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廣州市越秀區(qū)人民政府
(聯(lián)系人:唐江南、張志雄,聯(lián)系電話:87624907、83268374)
相關文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