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越秀政府網(wǎng)
關注·廣州越秀發(fā)布
微信公眾號
主辦單位:
廣州市越秀區(qū)融媒體中心
智慧越秀VR旅游平臺
網(wǎng)站大數(shù)據(jù)分析平臺
“隨心享”定制

壹號見 | 老城新景:幸福感的落地

發(fā)布日期:2022-06-01 18:47:59 文章來源:廣州越秀發(fā)布微信公眾號 字體大?。骸? A- A A+

圖片

一座城市的終極目標
是讓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感到幸福
廣州下足繡花功夫,致力于從微處入手
讓城市煥發(fā)生機,讓幸福真正落地
越秀區(qū)作為廣州的窗口
積極打造老城新景,疏通城市肌理
口袋公園造出“推窗見綠、出門進園”
社區(qū)微改造促成“老城換新顏,居民笑開顏”
便民休閑、文化傳承,一一落在實處
成就了使人們極具歸屬感的魅力廣州
為拓展城市生態(tài)空間,改進基礎設施條件
越秀見縫插綠,打造了許多精致的口袋公園
這些口袋公園不僅裝點了所在的街道
也在繁華忙碌的大都市中
為人們提供了安全、舒適的小空間

圖片

越華路口袋公園位于越華路和廣仁路交界
原是一處小游園,升級改造后成為口袋公園
嶺南古典氛圍濃厚,靜謐莊重
綠琉璃瓦、青磚墻和錯落的園林
通透簡潔,又帶一點古韻

越華路口袋公園與城市有機融合,點綴得當
是攬勝探幽的絕佳之地

圖片

圖片

圖片

越華路上有騎樓建筑沿街布置
形式多樣,行人多為之駐足
騎樓下有美味小吃,各色業(yè)態(tài)
很好地將鄰里情懷融合在建筑藝術之中

陽光淺淺地打在騎樓斑駁的石柱與浮雕上
也把行人的影子悄悄拉長
仿佛光陰在此刻停駐
而這種靜謐安寧也被牢牢定格

圖片

圖片

圖片

越華路歷史悠久,清朝時曾名為司后街
路上的許多古跡至今還保存完好
承載回民信仰的小東營清真寺
記錄革命歷史的黃花崗起義指揮部舊址紀念館
還有許多獨具特色的民國建筑


                                                                這一座座建筑如同史冊的具象化

讓人們得以在越華路上了解過去

圖片

                                                                                                                                    黃花崗起義指揮部舊址紀念館

圖片

小東營清真寺
回望歷史之余,也要著眼當下
當前的越華路仍在多元發(fā)展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人生大事,教育為先
越秀區(qū)都府幼兒園和廣中路小學
都坐落在這條路上


良好的教育資源與成長環(huán)境
促成了孩子們的多方面發(fā)展

圖片

圖片

漫步越華路,穿行在寧靜又安適的馬路
于街邊小店購買一束芬芳
到口袋公園呼吸新鮮空氣
廣州那獨特的氣質(zhì)
便都融進這樣的氛圍之中了


圖片

大新路口袋公園位于解放南路與大新路口交界

公園運用景觀石籠的手法

配合多彩的亞克力粒塊

以明亮歡快的色調(diào),展現(xiàn)著寶石盒主題

還通過打造雨水花園

設置下沉式綠地、卵石溝等

形成了“會呼吸”的城市景觀路面


公園的設計十分人性化

不僅景觀優(yōu)美,而且具有實用性

步道供人鍛煉,長凳供人暫歇

在此閑聊賞景,享受生活,愜意無比

圖片

圖片

圖片

“珍奇多聚大新街,翡翠明珠次第排”
如今來到大新路,親眼見識這里的包羅萬象
仍會感慨,清代史籍中的記載果真不虛


大新路上保留著一些騎樓建筑

沿街廊道上面是居住樓房,下面是店面櫥窗
宜商宜居,中西合璧
是廣州世代相傳的街巷生活精髓

圖片

一聲來耳里,萬事離心中
音樂能夠陶冶人的情操,驅散憂愁
白居易以七弦為友
在大新路上,你也可以找到你的“摯友”
也許是一支長簫或一管竹笛
也許是一把歐洲古提琴
無論民樂還是西樂
當音符跳躍,便值得沉醉不歸

圖片

圖片

圖片

除了悠揚的樂聲,大新路上還有朗朗讀書聲
廣州市第三中學就坐落在大新路上

                                                                       勤儉、仁愛、敏毅、忠誠

                                                                   這座學校培育了無數(shù)優(yōu)秀學子

                                                                     而優(yōu)秀的學子們走出校門后
                                                                           便成為了社會的棟梁

圖片

圖片

                                                                                                                                    廣州市第三中學
學校里有讀書聲,社區(qū)里有歡笑聲
大新路上的社區(qū)基礎設施完備
為人們塑造了優(yōu)越的生活

社區(qū)內(nèi)運動器材健全,方便人們強健體魄

垃圾投放點采取分類措施,維護美好環(huán)境

便民理發(fā)店、豐巢快遞柜等
更是為居民打開了方便之門

圖片

圖片

在大新路,還隱藏著許多待人挖掘的“寶藏”

經(jīng)營著百年老店的瓷相師傅妙筆丹青
手藝精湛的醒獅用品制作人匠心獨運


這些傳統(tǒng)技藝如今仍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它們就潛藏在大新路上,等待著有緣人來訪

圖片

                                                                                                                                                                      瓷相繪制

圖片

                                                                                                                                                         醒獅用品制作

圖片

盤福路口袋公園位于解放北路與盤福路交界處

毗鄰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和明代古城墻遺址

站在公園二層,可以看到高架橋的車水馬龍

坐下來,又可以欣賞眼前的園林美景


盤福路口袋公園以原有青磚古城墻為背景

增設紅砂巖山形墻與其相呼應

各種綠植加持,使得空間更加寬敞明亮

同時增加了坐凳等設施,方便游人游玩休息

圖片

圖片

圖片

紅砂越王臺,青磚古城韻
這樣的盤福路口袋公園背后
是一條極具溫度與風韻的街道


鮮花盛開,與知己好友漫步街邊

午后陽光,慵懶的貓咪曬著太陽
時光靜靜流淌,美好不言而喻

圖片

圖片

在盤福路上,熙來攘往,熱鬧非常
肉菜市場滿足一日三餐所需
整齊排列的快遞柜提供便利

各式百貨小店星羅棋布

香甜蔬果,琳瑯滿目

生活在這里的人們

物質(zhì)充足,精神富有

圖片

圖片

孚通街口袋公園位于解放中路東側孚通街入口處

著重融合歷史文化元素于園林景觀之中
通過設置一組高低錯落的景墻
展示了四牌樓、歸德門、將軍府石獅的歷史文化


同時,公園新建了卵石溝等海綿城市設施

把附近居民樓雨水管引入下沉式綠地

綠色環(huán)保,為居民營造了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

圖片

圖片

圖片

口袋公園旁邊便是孚通街
街巷深深,綠樹垂絳
樓與樓相隔并不遠,稱得上親密無間
各色衣裳懸掛在兩樓之間,構成獨特風景


仿佛人們只要打開窗戶

溝通的話語便能沿著晾衣繩傳遞

拉近心與心的距離

圖片

比肩房屋的蒼翠樹木年頭久遠

活潑可愛的貓咪或端坐階上,或攀在墻頭

用好奇的眼睛觀察著人們的生活


在落英滿地的口袋公園閑坐

孩童蹣跚學步,行人悠閑自得


圖片



圖片


漫步孚通街,撲面而來的是煙火氣
即使是在疫情期間,少了些自由來去

看著防疫工作者穿梭在街巷的背影

依然會感到無比安心

迎賓館口袋公園位于解放路南側

與廣東迎賓館僅一墻之隔

是一個充滿“嶺南山水風情”的小空間


圖片


廣東迎賓館的歷史
最早可以溯源至秦朝建設的任囂廟
后來幾經(jīng)歷史變遷
于1954年接待了第一批重要外賓
迎賓館口袋公園承載著這份深厚的歷史文化
既采用了現(xiàn)代智慧,也融合了古代風韻

公園的基底建設采用了白色礫石生態(tài)草溝
能充分吸收地表水,體現(xiàn)“海綿城市”的特色

植物以古樸厚重的造型羅漢松、

線條飄逸的旅人蕉為代表

一片翠色之中,坐落著形態(tài)各異的觀賞山石

通透的彩窗花與古色古香的匾額掛落輝映

嶺南特色石鼓陪伴著供人休憩的石凳

若是駐足欣賞,仿佛跨越時空,墜入仙境

康熙年間,迎賓館曾作為廣州將軍府

是清廷在廣東的最高軍事機構
走進今日的迎賓館
古榕婆娑,長須落地成根
如今這里已成為老廣們嘆茶散步的尋常場所
在迎賓館的小坡上,有一座后建的將軍亭
顏色朱紅,亭角飛翹,于古榕旁靜靜佇立
不遠處,獅回首造型的山石守護著它
似乎是在留住一些關于將軍府的“前生”記憶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迎來送往,廣納萬賓
迎賓館口袋公園留住那些匆匆腳步

不僅為人們提供了休憩之處

也將一段廣州歷史靜靜訴說


圖片


圖片

踏遍各地風光
最終依然回到最熟悉的家

社區(qū)微改造,幸福大文章

新時期的社區(qū)建設有條不紊地開展
這方家園煥發(fā)的魅力
在新舊交替中,值得細細挖掘


圖片


六榕街舊南??h社區(qū)
位于五仙觀-懷圣寺-六榕寺
歷史文化街區(qū)的核心保護范圍內(nèi)
因曾為明清南??h衙所在地而得名


是廣州近代集合住宅的典型代表

和體現(xiàn)“最廣州”特色的社區(qū)

鬧中取靜正是惠吉西路的特色

華僑過去之所以選擇在這里建造房子
亦是看中它的環(huán)境
于是便有了集嶺南民居特色
和西洋建筑風貌于一體的華僑房屋建筑群
三家巷展館記錄著古色古香
舊時的繁華沒有泯滅
紅塵漂泊在一日驀然回首
如同說故事的人
而智慧是沉淀精髓


圖片



圖片


                                                                                                                                                     三家巷展館
樹蔭下休憩閑聊
廣場上嬉鬧散步
走進舊南??h社區(qū)

經(jīng)過微改造的社區(qū)街道

這樣悠然自得的場景不時映入眼簾


圖片



圖片



圖片


社區(qū)的洋樓較多
微改造后的智慧小區(qū)帶來新的光景

垃圾分類館、老年食堂、電子監(jiān)控

智能管理正發(fā)揮著越來越大的功能
推動老社區(qū)煥發(fā)新活力


圖片



圖片



圖片


大公報的舊址所在
文化氣息由來已久
在此成長的兒童耳濡目染
如今長大成人

帶著經(jīng)歷與感悟回歸

選擇留在家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


圖片



圖片


文藝、小資在時代更迭中滲透到骨子里
街角的小店、餐廳、書店都極有調(diào)性

哪怕稱不上奢華

其中散發(fā)的氣質(zhì)與生活氛圍

也是城市里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如若細看惠吉西路的各個角落

優(yōu)雅、精致不僅表現(xiàn)在建筑和店鋪的風格上
甚至電訊設備箱也被彩繪上可愛的卡通圖案
細節(jié)中彰顯著街區(qū)的文藝調(diào)性


圖片


游人往來 行色匆匆
走進舊南??h社區(qū)
不妨尋找一方靜謐逃離喧囂
細細品味風景 此處獨好

圖片



黃花崗云鶴社區(qū)覆蓋面大
城中村、中科院大院與公寓式房屋結合
多樣化的建筑帶來各具特色的形態(tài)


圖片



圖片


云鶴社區(qū)“微改造”
在云鶴南街十一巷和十二巷巷口位置

打造了小游園

也增加條形石凳供居民小憩


圖片


云鶴居委兩側的圍墻重新修葺
以青磚作飾面
綠色琉璃為瓦頂?shù)奈幕瘔τ纱苏Q生
步行其中
云鶴圖案使人賞心悅目
文化熏陶更添歷史氣息


圖片



圖片


張達民先生的墓園靜謐
四周植被花圃圍繞
是居民散步的一方去處

黃花崗街道也因此顯得安穩(wěn)

時而鳥鳴聲傳來
墓道也不失生機


圖片



圖片



圖片


                                                                                                                                                       張達民先生墓道

社區(qū)規(guī)劃統(tǒng)一協(xié)調(diào)
電梯加裝工程井然開展

社區(qū)關懷周到造福居民

彰顯以人為本的理念

圖片


圖片


城中村里外賣小哥集中
充電樁完善的同時
消防則更顯重要

各類設施配套布置

保障了居民的生活
帶來更貼心的關懷


圖片



圖片


                                                                                                                                                                   微型消防站

黃花崗云鶴社區(qū)微改造

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從整體到細節(jié)處

處處詮釋著安心即安居

光塔是照亮海上絲綢之路的第一盞燈

光塔街怡樂里社區(qū)地處老城區(qū)

改造前街巷縱橫、路面破損

現(xiàn)在步入光塔街

隨處可見海絲元素

極具民族特色和藝術氣息


圖片


數(shù)百年前

最早一批少數(shù)民族來到這里

滿族、回族人民聚集于光塔街

淡黃色墻身也逐漸形成獨特風光


圖片



圖片


房屋設計細節(jié)充滿民族風格

值得細細斟酌品味

歷史延續(xù)至今仍未過時


圖片


衛(wèi)生站的建立服務于社區(qū)居民

因而少數(shù)民族來到此處

也能感受到他鄉(xiāng)的溫暖與關懷

貼心與便捷

吸引著更多遠方的同胞前來定居


圖片


滿族小學為街道帶來生氣
翻新的外墻豐富視覺效果

規(guī)整電線減少安全隱患

防火防盜工程日趨完善


圖片


怡樂里社區(qū)在眾多社區(qū)中別具一格

民族融合的宏大主題

實則蘊含在群眾生活至微處

印證著“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


圖片


廣州城納萬物

老城新景永不褪色

社區(qū)韻味魅力不減

無論身處哪個位置

總能在這車水馬龍的都市間

找到屬于自己的一份歸屬感

    相關文件下載

相關鏈接
瀏覽次數(shù):-
分享:
返回頂部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聯(lián)系方式 網(wǎng)站地圖
您是第 - 位訪問者

主辦:廣州市越秀區(qū)人民政府    承辦:廣州市越秀區(qū)政務服務和數(shù)據(jù)管理局

網(wǎng)站標識碼:4401040001  ICP備案號:粵ICP備2022149652號-1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10402000038號

聯(lián)系方式

主辦:廣州市越秀區(qū)人民政府

承辦:廣州市越秀區(qū)政務服務和數(shù)據(jù)管理局

網(wǎng)站標識碼:4401040001  ICP備案號:粵ICP備2022149652號-1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10402000038號

電腦版
精品水蜜桃久久久久久久,天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最好看的2018中文在线观看,国产人与zoxxxx另类 罗城| 沁水县| 迭部县| 普兰店市| 宁陵县| 县级市| 明水县| 都昌县| 舟山市| 白沙| 磐安县| 措美县| 兰溪市| 万载县| 平昌县| 平果县| 蒙山县| 京山县| 公安县| 淮阳县| 博兴县| 扶余县| 临湘市| 贡山| 瓮安县| 莱芜市| 南陵县| 蓬溪县| 新沂市| 太康县| 阿勒泰市| 偏关县| 虞城县| 吉水县| 仁怀市| 九龙坡区| 鲁山县| 西贡区| 钟祥市| 屏东县| 商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