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路古街巷 | 時光年輪里,流花路書寫著穿越千年的詩意!
發(fā)布日期:2022-10-10 11:46:21 文章來源:廣州越秀發(fā)布 字體大?。骸? A- A A+ 】
提起流花路
便擲隔日殘花于水中,如落英繽紛
漂浮經(jīng)此橋下,這座橋故而得名“流花橋”
而這里的芝蘭湖,也就是今天的流花湖
經(jīng)歷變遷
流花橋僅剩清代重修的橋面
由花崗巖石板并排砌成
側刻行書“流花古橋”四字
位于廣州解放北路原廣州體育館西
原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會址錦漢會展中心以東
流花路119號,這個門牌號
或許只是一個普通的數(shù)字
但對于老廣來說,是伴隨他們成長的符號
他們的青春在此留下足跡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
流花路119號正是廣州舊體育館
老廣們在這里揮灑汗水,度過閑暇時光
打球、比賽時的吶喊、扣殺聲一遍遍回蕩在此
即便到了現(xiàn)在,談起往日時光
舊體育館還能與愛群大廈、
廣州賓館等相提并論
廣州舊體育館
而在舊體育館旁邊的中蘇友好大廈
更是承載著一段令人驕傲的記憶
1955年
著名建筑師林克明主持設計了中蘇友好大廈
這幢占地面積約11.4萬平方米、
擁有圓弧穹頂和環(huán)形觀展步道的“蘇式”建筑
是新中國四座“蘇式”展覽館之一
中蘇友好大廈
1956年6月,一封改變歷史的電報
一路向北,從廣州發(fā)往北京
這是一項在廣州舉辦
“大型的全國性出口商品展覽交流會”的建議
獲得了周恩來總理的批復同意
1957年11月10日
首屆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
在廣州原中蘇友好大廈開幕
也就是今天
廣州流花展貿(mào)中心
最初,廣交會全名“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
外國人很難記住,于是周恩來果斷改叫廣交會
英文就叫“Canton Fair”
中蘇友好大廈
成為世界認識中國的窗口
流花路,便是廣州面向世界的一張名片
1961年,東方賓館的前身羊城賓館
在中蘇友好大廈附近建成
彼時流花路已成為廣州重要的旅業(yè)中心
1974年,流花路廣交會展館在附近落成
在隨后的30多年里,這里舉辦了69屆廣交會
其中第94屆至第103屆與琶洲展館同時舉辦
成為全國乃至世界矚目的商貿(mào)中心
當改革開放的大門開啟
流花路也迎來了高光時刻
1984年,由港商合力投資的
中國大酒店正式建成開張了
它一直是廣州最好的五星級酒店之一
至此,廣交會展館、東方賓館、
流花賓館、友誼劇院等建筑群
被選為“羊城八景”之一
享有“流花玉宇”的美稱
上世紀80年代末
依托廣州及珠三角各地
服裝生產(chǎn)基地的優(yōu)勢和良好的歷史口碑
在廣州火車站一帶逐漸形成了流花商圈
至今已集聚有四十多個服裝專業(yè)市場
比較著名的有紅棉國際時裝城、
流花商廈、錦都服裝批發(fā)城等
它是目前國內(nèi)規(guī)模最大、成交額最高的
服裝批發(fā)貿(mào)易集散地、中國服裝品牌的孵化地
和國內(nèi)外知名品牌的交流地
為越秀區(qū)贏得“中國服裝商貿(mào)名城”的稱號
素有“全國服裝看廣州,廣州服裝看流花”
之說
2008年9月
廣交會整體搬遷至琶洲展館
流花路走過了69屆廣交會
是中國的“開放之路”
而如今,這里依然充滿活力
仍舊在續(xù)寫熱血與繁榮
21世紀初
華南國際小商品城在流花路橫空出世
西郊大廈每日商賈云集、成交活躍
附近發(fā)往海外的快遞站
依然人來人往,絡繹不絕
到了本世紀初
由于當時的建設需要
在廣州體育館的原址上建成了
承接展會功能的錦漢展覽中心
其使命完成后
這里又建起了廣州越秀國際會議中心
并于2020年舉辦了
“讀懂中國”國際會議等高端會議
這座建筑還獲得德國標志性設計全球大獎
也成了無數(shù)人前來打卡的“網(wǎng)紅點”
而流花湖公園,浪漫依舊
一年四季,這里都郁郁蔥蔥
相關文件下載